专注于河北省高考志愿填报、选科、就业方面指导服务!
考生常见的报志愿误区
来源:学业有范 | 作者:范子轩 | 发布时间: 592天前 | 282 次浏览 | 分享到:
高考在即,今天,我讲一下考生家长报志愿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把985/211当做择校的唯一标准


        985/211自诞生以来,始终左右着人们的报考思路,愈演愈烈,直到985/211取消,人们对其追捧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如今,985/211已经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工程,再按照这个思路填报,已经很难有性价比了。在学校层次逐渐固化的今天,依然有一批双非大学强势崛起,如首都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深圳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这些院校的分数没有211因素的加成,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考生家长的误区就是对影响升学就业的各项因素综合把控不足,尤其是有一些考生本人,把学校层次当做了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对人生方向影响更大的专业因素以及对人生高度和视野影响颇深的城市因素。还有部分家长异想天开,轻易相信招生老师各种类似转专业的承诺。

        很多人宁可去华中农业学经济也不去浙江财经学经济,宁愿读河工大的生物工程也要放弃燕山大学的计算机,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211的名头。有人说211的深造率高,而这仅仅是一个统计数据。综合类大学深造率高,仅仅是一个平均值高,与它的弱势专业没有关系。冷门专业深造率高,恰恰是因为就业难度大。为了爱慕虚荣的心理,牺牲了后面的升学就业水平,就是比较严重的失误。学校层次低一些,大学的努力可以弥补,专业选择的失误,人生改写的难度就大多了。

        教育部也从未发布过大学排名,今天网上的所有大学排名都是野榜,参考价值不大。在双一流时代,学科为王,对报考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是学科评估、国家一二级重点学科、省部重点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特色专业、双万计划、硕博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流动站、行业传统地位、各省市录取分数排名、就业质量报告、世界ESI学科排名、地域行业分布、城市实力评估、专业热度前景等因素。


误区二:过分追求最低分踩线,忽略平均分排名及省内外性价比差异


        96个志愿,筛选出来之后,按照去年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一键排序,方案完成。这是很多人报志愿的排序方法。

        专业录取分数线是什么,是去年录取到该专业的考生的最低分,而最低分是具有较大偶然性的。并且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不一样,省内的学校一个专业招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省外的学校一个专业可能只招一人,最低分的含金量也就有较大差距了。真正体现考生认可度的,是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也就是说,利用平均分排序比利用最低分排序更具有参考价值。

        如果比较省内院校与省外院校,可以发现,招生量的差距非常大。外省的省属院校,通常在河北省的招生量不会超过百人,同一个专业的招生量,超过五人的不多。而河北省内的高校,招生量通常在数千。因此,同层次的院校,省内的分数通常更稳定,录取分数也会低一些。换句话说,在河北工业大学以下的层次,同样的分数,走省内高校,能走的学校层次要高一些。

        举个例子,在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通常比南昌大学和安徽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录取分数低一些,因此,很多人在专业排序时,都把河工大排在了昌大和安大的后面。但如果放眼全国,可以发现,在绝大多数省份,河工大的分数都是比昌大和安大高出十几分的,与郑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院校分数相当。也就是说,河北工业大学等省内高校,对于河北省考生来说,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把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省内高校的排位适当前移,虽然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会比最低录取线高出几分,但却是非常划算的选择。


误区三:对各行业的职业发展认知有限


        “请问你想学什么专业?”“不学医学、不学师范,其他专业都可以。”这样的对话,每年不知要出现多少次。

        考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回答,最直接的原因是,很多考生在成长的经历中,接触这两个职业的人最多,只了解这两个行业,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他行业的辛苦。

        现如今,医生和教师的地位不断提高,也是薪资收入上升速度比较快的职业,尤其是在大城市,这两类人群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几乎在所有城市,医生的收入水平都是体制内所有工作中较高的,而教师的薪资收入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也已经写入了规定。这两类专业,是目前进入体制难度较小的两类专业。

        做高考志愿咨询以来,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学什么专业好?”,女生家长大多会加上几个字问“女孩子学什么专业好?”。计算机专业虽热门,但让一个数学差或坐不住的孩子学计算机,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另外还有“青春饭”的嫌疑;金融专业上档次,文理兼收,但中低层次学校再无人脉的话,或许就业堪忧;会计专业就业面宽,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财务,但面对审计局的查账,压力巨大,银行职员拉存款,同样压力巨大;土木专业大多去大企业工作,发展空间大,但可能长年在外,无法照顾家庭……每个行业都是围城,城外的人只看到了成功者的奖杯,忽视了其付出的艰辛。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对医疗和教育越重视;经济越富裕的地区,对医生和教师越重视;经济越优越的家庭,对孩子和健康越重视;经济越发展的时代,对下一代越重视。只要社会向前发展,医生和教师就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误区四:对各专业的学科要求认识不足


        “我数学不好,不想学数学(师范)专业,不想学会计,学计算机可以吗?”

        经济类专业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似乎成为了社会的共识,但无论如何,经济类专业及工商管理类专业,都是文理兼收的专业,经济类需要较高的数学基础,这句话主要是针对文科生说的,而理科生的数学基础,学习经济类专业几乎都是没有问题的(金融学、金融工程除外)。会计学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其实仅仅停留在了基础的计算方面。师范类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大类教育、专业教育、师范教育、实践教育,专业教育也就是数学专业课程的占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高,并且学科难度也是比较低的。

        相比之下,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航空航天类、电气类、软件类、力学类、土木类、机械类等工科专业,才是真正对数学基础要求非常高的专业,这些专业的本科阶段几乎所有的专业课程都与数学强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