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河北省高考志愿填报、选科、就业方面指导服务!
阜城老范:中年感悟大实话
来源:学业有范 | 作者:阜城老范 | 发布时间: 835天前 | 499 次浏览 | 分享到:


小时候怕老师,“明天让你爸妈到学校来一趟!”

于是盼着长大。

“爸,我老师让你明天到学校去一趟!”咋感觉更害怕呢?

有时候努力看似没有多大效果,但它确实如水滴石穿般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有很多事情你当时想不通,别着急,过一段时间你再想,就想不起来了。

是啊,本以为走不出的那些岁月,后来竟然都回不去了。

永远别指望一个几岁、十几岁的孩子靠自己去持续、勤奋地学习。

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位足够坚持和专注的家长在精心的陪伴、支持、鼓励和督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也不要被时代的车轮碾压而过。

       高考是真的需要智商的,许多孩子很努力,却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但是,高考分低,不代表人生失败。

       世上绝大部分事情,除了傻子之外,人在智力上的表现差别不大,不同的只是热情和努力。

       读书无用论这种话,许多八九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可能真的说过,但这大多是他们自谦的说法,千万不要当真。你看看他们对自己孩子上学的态度和选择学校的投入,这才是真的。当然,不靠读书成功的凤毛麟角也有,读书而不成功的众生也依然存在,成功与读书之间,并不是完美的正比例函数。

       中考、高考,以至考研、考编考公、考注会、考雅思托福,其实人生无尽的希望,大多蕴含在你闯过的一次次考试中。

做考试机器不丢人,明知考试改变命运却不努力才丢人。


















       你不听老师的话,迟早会后悔的。比如:“你不好好写作业,就回家喂猪去!”

       看看今天的猪肉价格,当年你老师骗你了么?

       生命中所有的坚强,都是在被迫无耐的坚持中锻炼出来的。像沙漠的胡杨,正是因为干旱,正是因为贫瘠,胡杨的根才会扎得那么深,才得以“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

       大学中有一半人的专业不是自己选的;自己选的专业有一半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知道这个专业学什么的有一半不知道学完了干什么;知道学完了干什么的有一半不想从事这个行业。

       大多数人的一生,终将是平凡的。甚至有的人拼尽全力,才能勉强过上普通的生活。

       伟大、精彩、成功,都只是小概率,英雄还需时势造。但只要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就是圆满的。




       衡中毕业生都讨厌的一句话是什么?

       不是诋毁批评,也不是讽刺嫉妒,而是家长们的得陇望蜀,是让你“拿出你在衡中的干劲”。

       这句话我也曾对儿子说过,但若不是胡小鹄提及,我并想象不到这句话有多么讨人厌。

       “衡中的干劲”,一生中有此经历足矣!在离开衡中后的岁月里,没在那个氛围中,不是说拿就能拿出来的。

       另一方面,其实有时也无必要,成年人比孩子更需要顺应天性、快乐生活!

       人人都想追求利益最大化,却不知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秦始皇浮尸百万灭掉六国,创下丰功伟业,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二世而亡。遥想当年秦王若能与六国和平共处,以秦国实力,再绵延几百年还是不成问题的吧?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正如,人生没有草稿。











       什么是素质?

       把所学的东西忘光了,剩下的就是素质。你曾得心应手的高考数学题,现在还会做几道?你曾倒背如流的古诗文,现在还能记得几篇?但曾经会做,和从不会做,曾经背过,和从未背过,也还是不一样。

       又如你曾经吃的馒头,再也找不回了。而你昨天所食,已渗入你的血液;你前月所食,已成为你的肌肉;你去年所食,已到达你的骨胳。但也不排除“直肠子”,今天早晨所食,两小时工夫已经变做一泡稀屎冲入下水道。

       童年胜出的是天生的,少年胜出的是聪明的,青年胜出的是勤学的,中年胜出的是肯干的,老年胜出的是锻炼的,一辈子胜出的是自律的。

       声色犬马中耐得住寂寞,在别人不屑或者怀疑的目光中坚持,面对难以逾越的困难险阻而不退缩,这才是真正的天赋。



没有哪个选择,

完美到可以一劳永逸;

没有哪个学校,

牛掰到可以许诺未来。

清华北大,

从来不包你的前程飞黄腾达;

承诺高薪就业的,

是蓝翔技校。

一切尘埃落定,

其实,

比考入一所好学校更重要的是,

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从这所学校毕业!

普通的学校一样可以成就辉煌的未来;

顶级的学校也可能会有不入流的人生历程。

入学时的骄傲能不能在毕业的时候延续,

高考的失落能不能在四年后的今天翻身,

这才是现在应该开始用行动验证的问题。

再次真诚祝福每个高考家庭,

一起开启全新的人生旅程,

用智慧和汗水,

去采撷最美的那朵花。


       “没有好小学就没有好中学,没有好中学就没有好大学,没有好大学就没有好归宿”,传说中“环环相扣”的人生,其实并不存在。你在某一路段遇到挫折,后期需要加倍的努力来弥补,这是事实。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河流,可以笔直地流向大海。高考至多和职场的起点相关,你最终达到的高度,还要靠造化和持续不断的努力。假如你能把每一次低谷,都看做一次绝地反击的阵地,人生的弯路又何尝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三十年来一回首,女同学里嫁的最好的,可曾是当年那朵班花?男同学中职位最高的,是否是当年那个学霸?

       问: 有的人比你精明,有的人比你厚道,但为啥他们大多没有你的认可度高呢?

       答: 在厚道的人群中,老范最精明;在精明的人群中,老范最厚道。













       我们中的许多人,在吃着少年努力的“老本”。一个踏实勤奋的少年,虽不能保证你当老板、发大财,但足可以让你一辈子衣食无忧,不必去做苦力和小贩。

       常听到一些同事和同学念叨,我们当初努力学习,而今表现平平,那谁谁没怎么读书,却混得风生水起。茫茫人海中,人们所看到的,只是出头鸟,“那谁谁”,只是沧海之一粟。我们虽不能断定,飞机上西装革履、腋下皮包的大叔一定是有文化的,但我们可以猜想,火车站上背井离乡、一个铺盖卷打天下的兄弟,一定是少年没用心读书的。

       努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难的是,总是不肯开始,理由还挺充足。

       其实从小到大这些成绩与排名,能说明什么呢?人生是场马拉松,就是个你追我赶的过程,哪一个阶段一松劲,就会落后许多。正如小学时的前几名,初高中大多被甩在后边。高考考了个好学校,然后四年没好好学,又被稍差学校读硕读博的超越了。硕博毕业后工作不努力的,照样被反超。工作积极又上进的,又总干不过创业者。创业者也可能就是个普通本科,211也不是。然创业者的成功能否继续,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或判断失误,或时运不济,也可能赔个血本无归。

       谁能一路领先笑到最后呢?享受成功的过程就好,“曾经拥有”。还有一点就是,月盈则亏,不求最好,只求无愧。





       常有高考家长向我诉苦,“我孩子成绩一点也不稳定,高考不知考成什么样,愁死了”。其实,不稳定是正常的,高考的魅力就在于其不确定性,每班只有最后几名的成绩是“稳定”的,其余都不稳定。刘翔的成绩也是不稳定的,有时候能得第一,有时候就摔倒了,连决赛都没进。巴菲特的收入也是不稳定的,有时候赚大钱,也有时候也赔得一踏糊涂。六连冠之后的中国女牌,跌跌撞撞二十年,重获金牌更具不同的意义。奥运会如果可以按平时成绩分配金牌,就不会吸引千万人的关注。相对你每月稳定的工资,创业者的不稳定账单是否更值得期待?

       人生如同马拉松,最后胜出的,不是起初的领跑者,也不是一落后就抱怨骂娘的那个人,而是前半程没被落下太多、后半程闷声不响一直往前跑的那个人。

       如果你在某重点高中读书,其实你已经站在了同龄人的塔尖。如果遇到竞争和挫折,没关系,因为大家都在努力。

       人生有时确实需要运气,但勤学善思的人可以创造运气。加油!

       任何一段时光,都是先漫长,后短暂,一日一时、一分一秒,都值得珍惜。

       年轻时一直以为,“能吃能睡”是“好吃懒做”的同义词,是没出息的表现,甚至是“不可雕的朽木”,是“不可杇的粪土墙”。

       人至中年,才渐渐意识到,其实,“能吃能睡”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其余,都是浮云。

       毕业30年,无论读的是哪所学校,来到有限生命的中点,你会发现,年轻时优秀的学生与当时平庸的学生之间已不存在太大的区别,更大的差别是——健康!












       “改天是哪天,下次是哪次,以后是多久?”有个绝妙回答:“改天是星期8,下次是32号,以后是13月,有时间是25点。”所以,别改天了,就今天。别下次了,就这次。别以后了,就现在。谁想请我吃饭谁就说话,周末呢,大家都有空。

       人生不是象棋,双方对弈的起点相同。

       人生更多的时候像搓麻,有人起手两铺带将,有人则不挨不靠。但命运只负责洗牌,出牌的永远是你自己。你抓了一手好牌,也许打着打着就输了,你抓了一手烂牌,路上张张入手,亦有机会迎来柳暗花明。

       任一袋中药液,其实95%的成份是一样的(都是水),但剩余的5%,就决定了他的与众不同。

       同是38度的白酒,99%的成份是一样的(水和酒精),但剩余的1%,就决定了他是10元一瓶,还是500元一瓶。

       其实,人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