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也不要被时代的车轮碾压而过。 高考是真的需要智商的,许多孩子很努力,却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但是,高考分低,不代表人生失败。 世上绝大部分事情,除了傻子之外,人在智力上的表现差别不大,不同的只是热情和努力。 读书无用论这种话,许多八九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可能真的说过,但这大多是他们自谦的说法,千万不要当真。你看看他们对自己孩子上学的态度和选择学校的投入,这才是真的。当然,不靠读书成功的凤毛麟角也有,读书而不成功的众生也依然存在,成功与读书之间,并不是完美的正比例函数。 中考、高考,以至考研、考编考公、考注会、考雅思托福,其实人生无尽的希望,大多蕴含在你闯过的一次次考试中。 做考试机器不丢人,明知考试改变命运却不努力才丢人。 |
|
衡中毕业生都讨厌的一句话是什么? 不是诋毁批评,也不是讽刺嫉妒,而是家长们的得陇望蜀,是让你“拿出你在衡中的干劲”。 这句话我也曾对儿子说过,但若不是胡小鹄提及,我并想象不到这句话有多么讨人厌。 “衡中的干劲”,一生中有此经历足矣!在离开衡中后的岁月里,没在那个氛围中,不是说拿就能拿出来的。 另一方面,其实有时也无必要,成年人比孩子更需要顺应天性、快乐生活! 人人都想追求利益最大化,却不知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秦始皇浮尸百万灭掉六国,创下丰功伟业,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二世而亡。遥想当年秦王若能与六国和平共处,以秦国实力,再绵延几百年还是不成问题的吧?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正如,人生没有草稿。 |
|
没有哪个选择, 完美到可以一劳永逸; 没有哪个学校, 牛掰到可以许诺未来。 清华北大, 从来不包你的前程飞黄腾达; 承诺高薪就业的, 是蓝翔技校。 一切尘埃落定, 其实, 比考入一所好学校更重要的是, 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从这所学校毕业! 普通的学校一样可以成就辉煌的未来; 顶级的学校也可能会有不入流的人生历程。 入学时的骄傲能不能在毕业的时候延续, 高考的失落能不能在四年后的今天翻身, 这才是现在应该开始用行动验证的问题。 再次真诚祝福每个高考家庭, 一起开启全新的人生旅程, 用智慧和汗水, 去采撷最美的那朵花。 |
“没有好小学就没有好中学,没有好中学就没有好大学,没有好大学就没有好归宿”,传说中“环环相扣”的人生,其实并不存在。你在某一路段遇到挫折,后期需要加倍的努力来弥补,这是事实。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河流,可以笔直地流向大海。高考至多和职场的起点相关,你最终达到的高度,还要靠造化和持续不断的努力。假如你能把每一次低谷,都看做一次绝地反击的阵地,人生的弯路又何尝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三十年来一回首,女同学里嫁的最好的,可曾是当年那朵班花?男同学中职位最高的,是否是当年那个学霸? 问: 有的人比你精明,有的人比你厚道,但为啥他们大多没有你的认可度高呢? 答: 在厚道的人群中,老范最精明;在精明的人群中,老范最厚道。 |
|
常有高考家长向我诉苦,“我孩子成绩一点也不稳定,高考不知考成什么样,愁死了”。其实,不稳定是正常的,高考的魅力就在于其不确定性,每班只有最后几名的成绩是“稳定”的,其余都不稳定。刘翔的成绩也是不稳定的,有时候能得第一,有时候就摔倒了,连决赛都没进。巴菲特的收入也是不稳定的,有时候赚大钱,也有时候也赔得一踏糊涂。六连冠之后的中国女牌,跌跌撞撞二十年,重获金牌更具不同的意义。奥运会如果可以按平时成绩分配金牌,就不会吸引千万人的关注。相对你每月稳定的工资,创业者的不稳定账单是否更值得期待? 人生如同马拉松,最后胜出的,不是起初的领跑者,也不是一落后就抱怨骂娘的那个人,而是前半程没被落下太多、后半程闷声不响一直往前跑的那个人。 如果你在某重点高中读书,其实你已经站在了同龄人的塔尖。如果遇到竞争和挫折,没关系,因为大家都在努力。 人生有时确实需要运气,但勤学善思的人可以创造运气。加油! 任何一段时光,都是先漫长,后短暂,一日一时、一分一秒,都值得珍惜。 年轻时一直以为,“能吃能睡”是“好吃懒做”的同义词,是没出息的表现,甚至是“不可雕的朽木”,是“不可杇的粪土墙”。 人至中年,才渐渐意识到,其实,“能吃能睡”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其余,都是浮云。 毕业30年,无论读的是哪所学校,来到有限生命的中点,你会发现,年轻时优秀的学生与当时平庸的学生之间已不存在太大的区别,更大的差别是——健康! |
“改天是哪天,下次是哪次,以后是多久?”有个绝妙回答:“改天是星期8,下次是32号,以后是13月,有时间是25点。”所以,别改天了,就今天。别下次了,就这次。别以后了,就现在。谁想请我吃饭谁就说话,周末呢,大家都有空。 人生不是象棋,双方对弈的起点相同。 人生更多的时候像搓麻,有人起手两铺带将,有人则不挨不靠。但命运只负责洗牌,出牌的永远是你自己。你抓了一手好牌,也许打着打着就输了,你抓了一手烂牌,路上张张入手,亦有机会迎来柳暗花明。 任一袋中药液,其实95%的成份是一样的(都是水),但剩余的5%,就决定了他的与众不同。 同是38度的白酒,99%的成份是一样的(水和酒精),但剩余的1%,就决定了他是10元一瓶,还是500元一瓶。 其实,人也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