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河北省高考志愿填报、选科、就业方面指导服务!
15所公开警示双一流高校降级风险分析
来源:学业有范 | 作者:范子轩 | 发布时间: 555天前 | 439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2年2月14日,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共有147所高校入选。其中,有15所首轮入选双一流的高校由于自身建设实力等原因,被给予了公开警示。


        2022年2月14日,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共有147所高校入选。其中,有15所首轮入选双一流的高校由于自身建设实力等原因,被给予了公开警示。对于公开警示的一流大学和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如今,2023年底即将到来。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15所高校中,哪些高校被调出双一流建设的风险最大。与原985/211不同的是,双一流执行的是动态管理的政策,有进有出。也就是说,今年底,大概率有双一流高校会失去双一流的身份。本文将15所高校分为五个风险等级分析:零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最高风险。



一、零风险


        上海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疆大学

        特点:校内仍有其他一流学科,即使警示学科被撤销,双一流大学身份仍在。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实力有多强,看看出身就知道,上财是民国期间国立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等18所名校的财经系合并组建的。上海财经大学在业界的地位非常高,是国内实力最强的两所财经类大学之一,地处中国金融中心上海,名师云集、群贤毕至。上财毕业生的平均薪酬始终在国内高校中排行前列,也曾多次登顶榜首。上财的学科成绩建设也名列前茅,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两个A,一个A-。虽然统计学被撤销了一流学科,但调整成了学科实力更强、实用性更高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因此,上海财经大学不会失去双一流的身份。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实力有多强,6个双一流学科,在所有师范类大学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行业霸主北京师范大学,在所有纯211高校中排名第一,超越了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在内的半数985,在东北所有高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东北小清华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吉林大学并列。数学学科被撤销了双一流,调整为了教育学,没有任何问题。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的总结中,对东北师范大学的评价相当高。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一个A+、3个A、2个A-,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了吉林省唯一的A+学科。因此,东北师范大学不会失去双一流的身份。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拥有3个双一流学科,也是211高校中双一流学科数量比较多的了。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师范大学有2个A、2个A-共4个A级学科。双一流学科政治学和教育学在学科评估中都是A类,被公开警示的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评估为B+,确实存在实力上的差距,有被撤销的可能。但政治学和教育学两个学科足以稳固华中师范大学的双一流身份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国内乃至世界上中医药实力最强的高校,也是行业内唯一的211高校,中药学竟然被公开警示,真是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3个双一流学科,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学科评估都是A+,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被警示的中药学的学科评估确实差一些,落后于上海、黑龙江、天津、南京四所中医药大学,不过鉴于中医药在抗疫中的突出贡献,被撤销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撤销一个一流学科,北中医依然不会失去双一流的身份。


        新疆大学:新疆大学是首轮双一流建设中获益最大的高校之一,与云南大学和郑州大学并称为“云新郑”,成为了仅有的3所入选双一流B类高校的非985院校。新疆大学并没有太强的学科建设成绩,这一结果足以看出国家战略层面对新疆地区发展的重视。新疆大学虽然没有B+以上的学科,但有3个双一流学科,即使被警示的化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都被撤销,剩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足以维持新疆大学双一流的身份。


二、低风险


        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西藏大学

        特点:首轮双一流自定学科,自治区内最强高校,区内唯一双一流大学。


        内蒙古大学:在很多时候,内蒙古大学都被看作边远照顾型211大学,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内蒙古大学是1978年确立的88所重点大学之一,而那时候的重点大学是不存在任何地域照顾成分的。从学科建设来看,内蒙古大学拥有4个B、5个B-,是五大自治区中学科评估最强的高校。虽然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都有B+学科,但从国家整体战略来看,这两所高校的影响力有限。内蒙古大学的生物学虽然首轮双一流是自定学科,但在国内有着特殊的地位,在三北防护林、内蒙古大草原、西北土地荒漠化整治等工作项目中,内蒙古大学都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被撤销双一流的可能性不大。


        广西大学:广西大学是民国时期实力较强的省立大学之一,是五大自治区历史底蕴最浓厚的高校。近几年的发展确实比较缓慢,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2个B和6个B-,在五大自治区中,依旧是实力比较强的。广西师范大学拥有1个B+学科,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双一流依旧延续了211的政策,给了广西大学。广西大学的土木工程,在第一轮评选时属于自定,因此被警示属于正常状况。在土木工程入选的10所双一流高校中,广西大学实力最弱。不过广西大学的各个学科实力比较平均,B类学科数量较多,如果土木被调出了建设范围,教育部也可能允许其换一个学科。当然,广西大学经常上榜公开警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作为区内唯一的双一流,被撤销的可能性不大。


        宁夏大学:宁夏大学拥有2个B-学科,是五大自治区中实力较弱的双一流高校,也是最后入选的边远照顾型211之一。宁夏区只有8所本科高校,其他高校的实力对宁夏大学无任何威胁。两个B-学科是民族学和草学,而入选双一流学科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在学科评估中未上榜,这确实是宁夏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比较奇怪的地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的双一流高校中,宁夏大学实力最弱,且有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发达地区高校对双一流来势汹汹。宁夏大学的化工很难达到双一流建设水准,可以调整思路,将学科转换成实力更强竞争压力更小的草学、民族学等小众学科上面。


        西藏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藏大学无任何学科上榜,为所有双一流大学中实力最弱的高校。西藏大学的双一流学科为生态学,与青海大学的一流学科相同,这确实是青藏高原发展最需要的学科之一。鉴于西藏自治区在国内的特殊地位,西藏大学调整双一流学科的可能性不大。


三、中风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海军军医大学

        特点:学科竞争压力较大,部属211身份给予帮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学科评估为A-,低于同属五院四系但未入选双一流的华东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在211时代,华政和西政都没能合并,而中南政法却选择了与中南财经的强强联合,得到了教育部的青睐,成功入选了211。然而,学科为王的双一流时代,华政和西政都可以举全校之力发展法学,尤其是华政,得到了地方的大力支持,近几年生源和师资方面,对中南财政已经形成了碾压。湖北省双一流高校如云,而法学学科入选双一流的高校数量比较有限,因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身份,也许可以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带来一定的帮助,毕竟华政和西政都是省属高校。


        海军军医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海军军医大学拥有1个A+、2个A-,入选双一流的基础医学的评估为A-。整体上看,海军军医大学的实力还是有的,不过医学确实竞争激烈,高手如云。各省市的医科大学都有着不错的就业水平,各大综合大学很多也都在大力发展医学,这给海军军医大学带来了不小压力。基础医学有八所高校入选了双一流,而海军军医大学在这八所高校中,学科评估并不是最低的。学科评估最高的护理学,没有入选双一流学科,也是比较有争议的一点。因此,海军军医大学的结果确实难以捉摸。


四、高风险


        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安徽大学

        特点:学科实力差距明显,省属211国内整体地位有差距。


        辽宁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辽宁大学拥有4个B+、1个B和4个B-,在东部综合类211中,算是实力比较弱的,尤其是王牌学科方面不突出,在学科为王的双一流时代不好立足。入选双一流学科的应用经济学,是辽宁大学实力最强的学科,但是有17所高校的学科评估在辽宁大学前面,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同属辽宁省的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作为五大老牌财院之一,其应用经济学的学科评估为A,在师资力量、生源水平、行业地位、就业质量、培养专家人数、科研项目、央行决策圈等各个方面,东北财经大学相对辽宁大学都是压倒性优势。由于辽宁大学为辽宁省培养的人才更多,得到了省里的更多支持,但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时代,为国家培养人才更多的东北财经大学,显然在未来更有优势。


        延边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延边大学拥有1个B+和1个B-,入选双一流学科的外国语言文学确实是校内的最强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拥有7所双一流高校,延边大学是其中实力最弱的。有16所高校的评估结果在延边大学前面,包括了同处东北地区,近几年入选双一流呼声很高的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估为A,尤其是俄语方面一骑绝尘,而延边大学的优势在于朝鲜语方面,从应用价值上看,目前朝鲜语的市场确实比俄语要小。吉林省内,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都拥有一众双一流学科,省内确实对延边大学的需求不大。


        安徽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安徽大学无B+以上学科,拥有7个B、5个B-,而入选双一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评估仅为C。安徽大学地处华东地区,而安徽省又举全省之力建设安徽大学,但是无论是学科评估还是双一流评估,效果都不是特别好。材料科学与工程共有30所高校入选了双一流,是入选双一流高校数量最多的学科,换言之,材料科学与工程是最不缺双一流高校的学科。而这其中,安徽大学无疑是学科实力最弱的。如果没有整改到位,降级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毕竟省内还有一个合肥工业大学。


五、最高风险


        宁波大学

        特点:入选双一流最意外,学科实力不足,无211身份加持。


        宁波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被公开警示的15所高校中,宁波大学是唯一一所首轮双一流新进高校。换言之,宁波大学是唯一一所被警示的非211高校。从常理上讲,入选双一流的非211,应该都是近几年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高校,本不应该被警示。但是宁波大学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学科实力,仅有2个B和3个B-,而入选双一流的力学评估结果仅为C。宁波大学之所以能入选首轮双一流,主要是在首轮评选期间,王礼力教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自然科学奖是一个临时的成果,很难每届都拿。虽然浙江省名校数量不多,但浙江大学足够大,另外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实力和生源水平,宁波大学很难服众。因此,宁波大学是15所公开警示高校中,降级风险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