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河北省高考志愿填报、选科、就业方面指导服务!
7所985第五轮学科评估预测
来源:学业有范 | 作者:范子轩 | 发布时间: 975天前 | 18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学科评估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其中,每个学科排名前2%或者前2名的学科获评为A+档。

        不管你服气不服气,当下,第四轮学科评估就是我国目前高校最权威、最完整、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学科实力排名,A+学科也就是中国实力最强的学科。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五年前的A+学科汇总:



        从A+学科名单中可以看出,39所985中,有7所985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没有A+学科,分别是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根据教育部前期公告,第五轮学科评估将于2022年下半年公布,那么,这7所985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今天我们来预测一下。



1. 南开大学


        从建国之初到八十年代,南开大学曾经是“清北复开”四大名校之一。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科院校、财经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在不同时代先后崛起,以基础学科见长的南开大学开始走了下坡路。再加上近几年天津整体经济形势不太乐观,南开大学获得的经费相对有限,南开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遭遇了比较严重的滑铁卢。

        其实,南开大学的衰落已经不是从第四轮学科评估开始了,相对于第三轮学科评估的结果,5个A、9个A-共14个A类的成绩还是有一定进步的,不过缺乏A+确实是一个短板。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开大学的理论经济学、数学、化学、统计学、工商管理5个学科获得了A级,考虑到高校的学科实力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南开大学冲击A+的希望就在这5个学科中。

        理论经济学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复旦和人大获得了A+,这两个学校的学科实力是无法逾越的大山,北大和南开属于A级,如果本轮增加一个A+名额,这将是一个突破口,但南开竞争过北大的希望比较渺茫。

        数学领域,北大独属第一梯队,但复旦和山大也都获得了A+,这个学科是南开大学可以冲刺的地方,毕竟南开的数学研究有过辉煌的历史,有能力去拼一把同样日薄西山的山大。不过,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6个学校获得了A级,清华、北师、中科大近几年进步神速。

        化学是近几年南开大学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科研成果最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清华、北大、中科大获得了A+,在不增加A+名额的前提下,南开大学无法逾越这三所高校,如果增加名额,南开大学与厦门大学会竞争这个名额。

        统计学与工商管理两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开大学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A级所有学校中,南开大学的实力也不是最强的,这两个学科不是南开大学冲击A+的突破口。

        整体上看,南开大学的强势学科大多与清华北大等学校出现了对冲,这确实给了南开很大的压力。目前有一种传言,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清华北大两所高校像第二轮双一流一样不参与评选,如果这样,南开大学将迎来学科大爆发。


2.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老牌的四大工学院之一,经常被拿来与华南理工大学进行比较。近几年,由于华南理工处于珠三角一带,发展势头明显超过了大连理工。

        同样的高考分数,如考虑工科院校,西北工业拥有军工背景、北京交通拥有地域优势,大多数考生都把大连理工排在了后面。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大工共有6个学科获得了A类,其中,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获得了A级,曾经最引以为傲的力学只获得了A-,在王牌专业领域还需进一步努力。

        机械工程的第四轮学科评估,清华、哈工大、上交和华科获得了A+,这几个学校的地位根深蒂固,同样获得A级的学校中,浙大、北理、西交、天大等专业实力也都在大工之上,后有同济、北航、吉大、湖大等来势汹汹,大工很难在这个学科上有所突破。

        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天大的地位无可撼动,华东理工同样获得了A+,华理也是民国时期多所名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的行业龙头院校。A级学校中,清华、北化、浙大的势头也都在大工之上,甚至南京工业近几年获得的经费支撑也不逊于大连理工。

        综上所述,大工想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突破A+,难度是比较大的。但其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还是有很大希望升级的。


3. 东北大学


        百年东北大学,扎根国之长子,在新中国建设初期,为新中国的重工业领域发展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

        控制科学与工程,东北大学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却丢掉了A+,这是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比较大的意外之一。

        2017年,东北大学落选了首轮双一流A类大学,紧接着失去了A+学科,学校知耻而后勇,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最顶尖的学科建设中。近几年,东大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快速发展,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多点开花,本轮东大只注重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一个学科,杀入A+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4.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39所985院校中办学规模最大的,由6个大学合并而成,网友戏称“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里”。然而,这么大规模的高校,却把吉林省唯一的A+学科让给了东北师范大学。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的机械工程、法学等多个传统强势学科出现了下滑,鉴于近几年人才流失严重,在第五轮中也很难翻身。

        吉大的化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了A级,其中,化学学科在前文南开大学板块已经分析过,吉大很难有所突破。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参评的院校数量很多,吉大有希望突破前面的东北师范大学,但同级别的北大、中山、复旦、南师、山大等学校也都觊觎了这个学科,竞争压力很大。

        吉大最有希望获得A+的是考古学,这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获得A-并且没有同级别对手,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获得了A+,而这个学科没有A级,也就是说吉大进入了前三名。只要增加名额,或者北大不参评,吉大就一定获得A+。即使在不增加名额的前提下,吉大同西北大学也是有一拼的。


5.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源于宋代的岳麓书院,是我国高校中历史底蕴最长久的。2017年遭遇滑铁卢,落选了首轮双一流A类大学,紧接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收获5个A-(化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与A+和A失之交臂。

最近五年,湖南大学卧薪尝胆,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大奖,学科建设进步也比较大,但现有学科从A-升级为A+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但湖大众多的B类学科中,升级A-的希望还是较大的,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均有可能从B+升级为A-。


6. 重庆大学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山东大学西迁,与老重庆大学整合组建了新的重庆大学,这么牛的底蕴,在2017年,却仅仅收获了三个A-(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

        重庆大学作为重庆市唯一的985,近几年发展缓慢,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直辖市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符,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凭借五院四系的老本,成为重庆市唯一的A级学科,勉强撑起了直辖市的颜面。

        机械工程学科,前文已分析过,高手如云竞争激烈。电气工程学科,与业内著名的二龙四虎抗衡,重庆大学并不占优。仪器科学与技术本是一个突破口,但近几年校方并没有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个学科的建设上。

        不过,重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还是有很大希望升级的。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年,为了整治西北土地荒漠化,国家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入选985二期,成为了985中最后一个会员,至此,985的大门正式关闭。2005年,入选了211,成为了112个211中的第107个会员,是唯一一个先入选985后入选211的高校。可以说,这所高校在21世纪初期,确实很幸运。

        然而,在双一流时代,面对北京林业、南京农业、华中农业、南京林业、华南农业、东北农业、东北林业等高校的来势汹汹,西农的实力显得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目前,我国大部分综合类大学,都没有开设农学类专业,西农的竞争对手有限。林学是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唯一的A类学科,排名在北林和南林之后,前两名都是实至名归,如果不增加名额,西农将无法逾越。植物保护和畜牧学是近几年西农进步比较快的学科,有望从B+升级为A-。